心情點滴類 文章

最近都一直貼政治文,怕很多人覺得無聊,來貼一點有趣的回憶。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追星過?就是很多日本或是韓國明星來台灣時候會有很多鐵粉一直跟著保母車跑,最後要到簽名和合照之類的。

其實小弟我也有追星過,這是一段陳年往事了。

話我在七年前我還在念研究所的時候,暑假時候從高雄回台北家中,沒事就一直念書準備律師考試,後來我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我的偶像,也就是人稱中國搖滾樂之父「崔健」要來台灣演出了,那是他首次來台灣演出,要參加當年的海洋音樂祭表演,當然我內心是非常澎湃的。因為這機會畢竟不容易,就連去大陸都不一定隨時可以看到崔健的表演呀。

簡單介紹一下崔健,1980年代後期出道,擅長樂器是吉他和小號,有韓國血統,人稱中國搖滾樂之父。第一張專輯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台灣版為一無所有),所有歌曲都是自己創作,彈唱,歌詞描寫深刻的社會和歷史情懷,發人省思,舉例來說,一塊紅布這首歌寫的是一個共產主義信徒對於大陸過去大耀進的那種嚮往和失落,最後一槍講的是越戰等等。崔健還出版過《解決》、《紅旗下的蛋》、《無能的力量》、《給你一點顏色》等專輯。網路估狗一下就有一堆他的報導。

(經濟殺手的告白 圖書 讀後心得)

從過去到現在,深深受到美國及其扶植的法西斯影響的台灣,對美國的印象總是友好的,也因為如此,像格瓦拉這樣的反美英雄,過去在台灣並沒有知名度。格瓦拉的中心思想是反帝國主義,尤其是英美帝國主義,從這本書當中,我們更可以深刻精準的看到美國是如何榨取全世界的資源,尤其是那些中南美洲貧苦勞工,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一天天超時的工作,換得的是美國的富裕。經濟發展可以同時造福彼此嗎?在實務經濟學家,也就是本書的作者筆下是否定的,美國長期以來的富裕和物質享受,是建築在許多世界血汗工廠,比方中南美洲的廉價勞工,還有亞洲的部分貧窮國家人民的血淚上面,而我們卻渾然不知,為什麼?因為這一切都顯得理所當然,一切的顯得合法,金權體制外的人努力的抗爭也只換來微弱的呼聲,而體制內的人呢?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是不會坑聲的。終於,有一位本來就在邪惡金權帝國(書中的用語)中參與的人,也就是本書作者,約翰.柏金斯(John Perkins),將他的所見所聞公諸於世,當然,這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不但放棄了既有的名利,面對大出版社不斷的被退搞,因為沒有人敢發行,只是他的良心不斷的譴責他,不斷的折磨他,告訴他那是錯的,終於這本書誕生了。

光華商場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吸引我常常去挖寶。

有許多經典的DVD,他就藏於角落,價格便宜,等著我們去發掘,像我就曾經用不到兩百元的價錢,買了那片經典史詩鉅作──現代啟示錄 

這部越戰經典史詩鉅片,1979年上映,由美國導演法蘭西斯·科波拉執導,當時花了三千多萬美金,以及三年的時間拍攝,獲得了1979年的坎城影展最高榮耀──金棕櫚獎,奧斯卡最佳攝影、錄音,並入圍最佳影片、導演、男配角(Robert Duvall),金球獎最佳導演、男配角(Robert Duvall),並入圍最佳影片,但是票房叫好不叫座,導演花了十年的時間才還完拍這部片子欠下的鉅款,但是這部片子卻成為越戰影片中的經典。之後到了2001年,重生版重新上映,這部經典才再次讓世人重新注意,而我也是在那時候,看了電視的播放,被震撼到,尤其開頭The Doors的The End,與這部片子是如此的搭配,每當聽到這首歌曲,就會想起這部電影,但是當時因為一些原因,沒有看到結局.......

事隔多年,我再度在光華商場看到這部片子,就買了回來重新看過,實在經典也!

最近很多人加我好友,趁這個機會和大家介紹一下我最喜歡的電影,不知道大家的心中有沒有一個最愛的電影,而我活了三十四年,看過的電影也數不清了,最喜歡的電影就是這部1994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郵差」IL POSTINO(台灣應是1996年上映?)雖然我哭點很高,但是我看了三次,結局的時候都哭,而且是大哭無法控制。
 但是殘念的是,在台灣根本找不到這部電影的VCD或是DVD,想買來收藏都沒辦法,之前我在網路下載的版本還是義大利文版,必須要安裝中文字幕檔才有辦法看。所以貼出這篇也請大家提供一下管道,看哪邊買得到DVD了。
 
還記得統一曼仕德咖啡「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那一個廣告的音樂嗎?那是一部義大利電影--郵差《The Postman,IL POSTINO》的電影配樂,作曲家為路易斯.巴卡羅夫(Louis Bacalov)。
 這部片子講述一段真實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50年代,講述一位智利著名詩人兼政治改革家「巴勃魯·聶魯達(Pablo Neruda,19O4-1973)」流亡義大利的時候發生的故事。聶魯達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曾經擔任外交官,議員及總統參選人,西班牙內戰影響聶魯達很深。1942年時,聶魯達寫長詩讚揚蘇聯紅軍在史達林格勒的戰鬥,同年,他加入共產黨。
 

有時候覺得律師和精神科醫師的工作有些共通點。 就是面對的很多都是愁眉苦臉一堆困擾的人,然後要聽他們訴苦講一拖拉庫衰事。常常聽到我的當事人說他最近被搞得憂鬱症、焦慮症、失眠,被這件事情搞得痛苦不堪,要求償精神慰撫金一百萬之類的。滿肚子的怨氣。 只是,律師和醫生不同的是,當事人訴苦的內容對於律師來說百分之九十都是完全不重要的事,但是還是要聽。而對醫生來說聽那些訴苦內容就是他們的主要工作。 有時候頗有感觸,接觸到的當事人不少是在監獄中,但是大部分監獄中的當事人卻感覺比較豁達,反而是在外面的許多當事人,有時候只是涉及民案,卻被搞得精神快崩潰,有形的牢籠可怕,無形的牢籠也是更可怕。旁觀者怎麼都無法了解當事人的苦,只能盡力協助他們解決問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