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居住正義

大家都知道,大台北地區的房價不斷的飆漲,2001年至今,全國房價漲了三倍,大台北地區漲更兇。

有些人會說,房價漲代表經濟好,或是說房價漲代表全民的財富增加,也有一些市民名下可能有一兩間房,看到房價漲就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身價變多了,而營建業一片景氣看好,不斷的有人說房地產是全國經濟的火車頭,對於經濟的GDP有多大的貢獻,帶動一堆產業,創造一堆就業機會之類的,感覺我們應該要感謝那些建商和投機客,帶給我們GDP偉大貢獻。但是,實際上,是如此嗎?如果你台北的房子是自住而不賣的,其實房價漲再多,你的身價也不會變多呀。

到底房價飆漲,大家的財富有沒有增加呢?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先引用25年前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居住正義界重量級人物李幸長的文章。

李表示「除非賺進外匯,國家整體財富不會因房地產價格飆高而增加,財富增加那只是假象,社會財富惡性重分配那才是真的,有人分配多了,就表示你分配少了,更明確的說:其實你是被搶劫了,你變窮了。別沾沾自喜自己的房產從原來的100 萬增值為500萬,因為這只是票面價值!如果房價不漲,從100萬換到200萬的房子,你只要補100萬即可。當100萬的房子漲五倍,200萬的房子也漲五倍,同樣前述的換屋你卻得要補500萬才能搬新家!於是你會發現到你根本換不起房,因為你已經從中產階級降格為新貧階級,而你的兒孫則是絕對的赤貧。怎麼會這樣!炒房這件事拆開來看明白,其實就是制度不公造成「一小群人搶劫一大群人」!是誰該負責任?國民黨、民進黨都有份!這麼大的社會問題,我只見「藍不制衡綠,綠不制衡藍,立法院不監督中央政府,縣市議會不監督地方政府!」Why?因為國民黨和民進黨其實是同一個政黨,名字叫「地產金權黨。」「地產金權」是那些官員、民代腦袋瓜裡面的主要元素。而「住宅是基本人權」卻是你和我都必須存有的觀念,不管你的月薪是80K還是25K,你都對這個社會、對這個城市作出貢獻,你就有權要求安居。不負責任的政府和御用學者說:「住宅是自由市場的商品。」這分明是在縱容搶劫、鼓勵弱肉強食住宅是「社會權利」早在1919年率先由英國確立,近百年來一直都是歐美各國遵循的準則。而台灣則放任不管,完全不留給年經人一條生路! 無奈地只能當「靠爸族」,父母不能給你蔽護的,在怎樣省吃儉用也無法獲得安居。年輕的你一定很鬱卒!請牢牢記住:不是你不行,那是政府失職、是政商金權害了你,你為什麼不憤怒呢?」

以上是李幸長的文章,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房地產飆漲,是會導致部分人的財富變多,就是那些本來就很有錢可以去炒作不動產的人,他們錢滾錢買更大的豪宅,但是一般小市民的財富,卻反而縮水了,因為房價變貴了,物價因為租金而變貴了,通貨膨脹了,你的薪水就算不變,也變少了。也就是李幸長提到的「制度不公造成一小群人搶劫一大群人」。這就是這幾年在台灣發生的現象。這就是這幾年在台灣發生的現象。我們要怎麼改變這樣的現象,就是要靠政府了,拜託我們每年辛苦繳稅給政府不是要政府去蓋蚊子館,我們不是無政府狀態耶!!

2001年至今,全國房價漲了三倍,但受雇新資退回1999年水準。

營建署先前曾公布房價所得比,採用實價登錄成交價,在最貼近實況下,台北市以15.01倍新高正式超越香港的14.9倍,勇奪世界第一!(現在又回到世界第二)新北市12.67倍也不遑多讓,拿下世界第三!連行政院長江宜樺也說「他兩個孩子也買不起房」也就是說,依據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新北市家庭要12.4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房子,僅次於香港和台北市。

這樣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很多人說其他國家房價也貴,又說日本和美國的都市房價也貴,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沒有台北貴,且再怎麼貴,他們的薪水本來就比較高,所以也相對合理。台灣的高房價已經讓台灣非常的不適合人居住。因為台灣的租屋環境也很不好,所以一般人不喜歡租屋,不是因為租屋本身不好,是因為台灣租屋市場不健全,房東怕房客惡搞又欠租,房客怕房東亂漲價收回房子,但是居住確實我們的必需品,要老百姓怎麼辦呢?為什麼會造成高房價呢?原因就是炒房。跟供需理論無關。因為台北現在的房子應該是供過於求的。但是現在卻變成供不應求了。

依營建署民國89年住宅普查報告(空屋率高達17.6%)與台電公司99年電力使用推估,台灣可能有百萬戶以上空屋未使用。
大台北地區也有一堆的空屋,這些空屋是有人買的,放著不用的,可見房子數量絕對夠,只是大家一直買來囤積,甚至根本也不出租,導致放價無法下跌,窮人也買不起房,甚至有些人連租房都有困難,老人或是單親媽媽,會被房東排擠。而有錢人擁有房子一堆而不賣,造成社會不公平。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土地房屋的稅制不健全有很大的因素,我的其他文章有提到。主要因為養房比養車便宜,稅制有問題,導致屯房。所以,以市場供需理論來解釋居住問題,是不通的,而是居住市場已經陷入畸形,需要政府的力量來改變他。有錢人房子一堆,窮人根本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這是結構性問題。你不管蓋多少的「合宜住宅」,都是杯水車薪,台灣真正需要的是出租給弱勢的「社會住宅」。不然你蓋再多房子還是被有錢人買走,沒錢人照樣沒房住。(有關社會社宅的相關意見我之後會撰文)

官方總是宣稱台灣擁有高達88%住宅自有率,就此來推論高房價只是少數人問題,但真相是,該數據是建立在重複計算的灌水基礎上。若依照綜合過去營建署住宅普查、中研院社會意向調查、國土不動產資訊中心住宅需求電訪等資料,學者推估:台灣其實是有30%家户無自有住宅。又高房價受苦者除30%無自宅者外,還有其他是房奴,如果一個人買房要背30年房貸,請問他自有房屋有意義嗎?政府推出打房政策時,最擔心的是這些政策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根據許多研究顯示,房地產並非經濟火車頭,向後關聯不大,對其他產業不具刺激效果。相反的,房地產業的成長很容易失控而流為泡沫,許多金融危機的發生均與此有關。即使未造成危機,資源過度流入房地產也會對其他產業造成排擠,導致其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喪失。換句話說,高房價除了導致年輕人買不起房子,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高房價使得資金只願意投入不動產,而不願意投入創新研發、人才培養、工業。

目前台灣的經濟發展卡在太多資產被控制在無心(或無能)升級的老企業家手裡,年輕一輩有很多人有創意和能力,但產業轉型所需要的穩定資金卻又被拿去炒作房地產,使得市場「優勝劣敗」的自然調節機制極端無效率,也拖垮了產業轉型的速度。如果不解決這問題,台灣的競爭力將會被房地產拖垮。年輕人有很多衝勁和想法,還有很多創意,還有研發新技術的能力,這些是國家經濟的根本,如果新的產業能夠搞起來國家經濟有希望,比方蘋果就是最好的例子,光賣創意就賺翻了,這樣的企業家我們是鼓勵的,但是台灣缺少這樣的企業家,因為不容易成功。剛剛所說的,要成功的條件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吸引人才和技術,但是資金根本不會投入這些,而是投入房地產,為什麼,因為房地產好賺。

我打個比方吧,我今天為了選舉寫了幾萬字的政見,都親自研究,花了一堆時間,問題是沒人看,還比不上有人上新聞講兩句話有用,那這樣誰要認真研究政見。(只有像我這樣的人)

同理,商人在商言商,他要的是賺錢,哪邊賺錢快又輕鬆,錢就放哪邊,所以房地產對於國內其他產業已經產生資金排擠效應,但房地產本身對國家的經濟又沒有益處,賺來賺去都是賺自己人的錢。搞的公司開始剝削勞工來增加獲利,人才開始外移,才是國家衰敗的開始。

電子教父葉國一曾感嘆的說:「科技業揮汗流血,每年力守3、4%的心酸毛利率。土地放著它不管、不論白天晚上它還會幫你賺錢。」而且房價貴還會導致租金提高,讓各行各業成本提高,導致物價上漲,最後通貨膨脹,導致你的薪水縮水,苦到大家。
政府,絕對必須負起責任,解決居住問題。因為我們不是無政府狀態,不是英國性手槍樂團。

我認為,市場已經失靈,最大的問題就是放任自由交易,房屋根本不應該列為商品交易,住宅是基本的居住權,像空氣和水一樣,是人基本維生的要素,放任住宅投機本身就有很多社會不正義的問題。聯合國〈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1條第1款:「…各國承認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家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包括足夠的食物、衣著和住房,並能不斷改進生活條件。各締約國將採取適當的步驟保證實現這一權利…」。又我國於2009年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由總統發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確認上述公約條文已具有國內法的效力。而且國父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強調要「平均地權」、「漲價歸公」,也是這樣的原則。憲法第142條:「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奢侈品,可以自由競爭交易,必需品,不可以放任自由市場,必須要政府宏觀調控。這是國父思想的落實。國父要是看到台灣現在的狀況一定哭死。

首先空屋的問題,政府可以用租稅政策來解決,為有助社會住宅政策落實,政府應充分使用市場空餘屋,政府可積入租屋市場,配合租稅(如空屋稅)、補貼(如弱勢租金補貼)與獎勵,建立一促進空屋使用效益經營管理平台,讓市場區位與品質良好的空餘屋,釋出成為社會住宅提供弱勢人民出租之用。這樣空屋可以變成一種另類的社會住宅。當然政府的補貼要夠,不能讓房東覺得划不來,而財政的健全就要靠不動產稅制改革,這些之前有提過。也就是說,政府作為一個房屋出租仲介平台,以補貼房東的方式,獎勵房東出租房屋給弱勢族群,並以懲罰的方式,空屋要繳納空屋稅,如此蘿蔔和棒子一起使用,可以促進空屋釋出,達到空屋率降低,以平衡市場的真正供需。

大家如果有看過一些紀錄片,就知道在德國和瑞士,政府對於房市的管控是很嚴的,不可能有人靠房市投機賺錢。我讓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給人發財的,發財應該靠公司,靠技術,靠創新,這樣國家才會強。其他包含不動產稅制改革的意見,還有社會住宅,公辦都更的政見,我都會陸續會發表文章。不在這邊搞的篇幅太長。

最後,我用台大教授夏鑄九的一段話作為本篇文章總結:「掌握權力的台灣政治人物只在意選票,對住宅其實無感,沒有立錐之痛,他們心中的價值觀主要被新自由主義支配性價值所盤據,相信住宅市場萬能,私人所有權是第一信條,受土地資本與房地產資本的價值所左右,更迷信都市更新,撩撥都市小地主小房主們的一點貪婪之心換取選票。台灣的兩個主要政黨,在這個意義上都是極右派政黨,台灣,竟是美國茶黨心目中的理想國。住宅政策口惠而實不至,以合宜住宅賤賣土地偷龍換鳳替代以承租為主的社會住宅,可謂執行無方,國家機器政策空轉,市民對社會住宅的期望再度落空。難怪無住屋運動的象徵人物李幸長說:「假統假獨是國、民兩政黨的死穴,居住正義是兩黨的罩門。」